咨询热线:400-166-0800 010-68656355 010-68660760 010-68638697
爸爸去哪儿,为什么会吸引我们呢?
笔者第一次看这个节目的时候就被深深的吸引了,看了第一季连着看第二季,在等待漫长的一个星期后的第三季的过程中,每天晚上都会看前面两季,这个节日太抓心了,到底是什么在吸引着我们呢?从百度视频的统计看,这个节目是超过所有综艺节目的点击率的,远远高出稳居首位的快乐大本营,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国人对这样一个综艺节目如此关注呢?这个节目到底抓住了国人的什么心理了?我们现在最欠缺的是什么呢?
一,真实。大多数的综艺节目都是经过编排的,很多都是成年人,为了娱乐性精心准备,虽然我们看了也乐呵了,但是很难抓住人的内心,大多都是一笑而过。而爸爸去哪儿却不同,首先这个节目是没有刻意的编排的,都是在真实的记录外出旅行中的真实过程,当然我们能看到后期制作的编辑和引导,但是相对来说已经是非常真实的呈现了。其次,可能成年人和成年人的互动会有防御和伪装,让我们看不到最本真的东西,但是父母对子女相对更真实,对自己亲近的人,防御和伪装相对就会降低,因为他们之间是用感情来交流的,而不是用专业和技术达成合作。最后,最大的真实是孩子们,孩子们是童真无邪的,在还没有完成社会化之前,还是比较自我的,所以孩子们的表现是非常真实的,这也是最能吸引观众的亮点。三大真实点,直击国人的内心,抓住了人与人之间最原始的关系--亲情,也抓住了一个最不易看到的爱--父爱。
二,感动。我们大多数人天天忙碌着,有时候忙的都忘记自己奋斗的初衷了,站在大街上,人群行色匆匆,每个人都在忙碌,忙着签合同,忙着谈生意,忙着赚钱。然而这样的模式是没有止境,没有终点的,人的欲望也是不断膨胀的,赚了100万就想着怎么才能赚一千万,当衣食无忧的时候,就想着怎么寻找刺激了,于是滋生了很多负面的文化。就好比三珍海味,大鱼大肉,天天吃,都腻了,每天都不知道自己想吃什么?这个时候是最痛苦的,对什么都是味同嚼蜡,没有一点满足感。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我们上班忙碌其实大部分是为了解决生存的需要,衣食住行用,当这些通过忙碌满足以后,很多人就找不到生活的目标了。而情感是高级的需要,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这是爱和归宿的需要,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归宿,而家庭亲情是我们最好的精神归宿。
三,平凡。亲子关系是每个人都触手可及的,不管你处于哪个阶段,都会有自己的父母,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有自己的孩子,这种平凡的感情每个人都拥有,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做的很好,包括节目中的五位爸爸也不一定做的都很好,但是我们能看得出这里面有很多都是现场激发出来的亲情本能,就像张亮说以前也没有带过孩子,担心出来会出很多状况,但是出来发现相处的还不错,这种亲情本能和种族延续的本能是无须教就会的东西,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这种本能被剥夺了,不是自愿被剥夺,而是被动的剥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很多职业发展到,需要背井离乡,但我们的经济又没有发展到可以随处安家。这些平时被压抑和剥夺的本能,通过这样一个节目展现出来,必然会男女通吃,老少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