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82207291 13691104511
透过雷洋事件,看情绪如何产生与发酵(一)
5月7日发生的雷洋事件正在网上讨论的沸沸扬扬,事件还原大概是这样的:
5月7日晚九点左右,雷洋从家里出发去机场接亲戚。与此同时,昌平警方在某街道小区侦查卖淫嫖娼,9:14雷洋从警方正在蹲守的足疗店出来,被警方跟进,对其盘查,这过程中雷洋多次试图逃跑,并与警方起了激烈的冲突,摔坏警方视频设备,在车上试图让驾驶员迫停,并跳车,后被警方再次控制。带回审查途中,雷某出现身体不适,被警方送往昌平某医院,抢救无效死亡。雷洋妻子刚开始坚持认为丈夫不可能嫖娼,后警方人证、物证(嫖资200元)下,雷洋妻子认为警方在执法过程中存在问题。现,第三方机构将介入尸检,进一步确认雷洋死亡真实原因。
在事件发生的当天,我们看到关于雷洋的信息是大量这样的字眼:人大硕士生、年轻有为、初为人父、兴趣雅致、身体健康,这些词语让我们很难想把雷洋和嫖娼联系起来,绝大多数网友认为是警察那边出了问题。第二天,警察公布一定的证人、证物之后,新闻报道取向变成了:警察执法是否存在问题。作为“游客”的我们很轻易的在这样的引导下做出顺理成章的判断和想法,将事件的矛盾和冲突发酵,直至沸腾。
而事实上,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并不了解整个事情到底是怎样的,我们的判断基本是基于自己的经验、认知和猜测,或者说是基于我们自己内心的一些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引导。但是这丝毫不妨碍我们在一个事件下面评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评论中开始对骂,甚至发展为直接对事件参与者的辱骂。有人说,骂,已经成为中国网络的一种潮流,甚至说主流也不为过。春晚,骂!国足,骂!房价,骂!腐败,骂!医疗,骂!似乎所有的事情来了,我们都习惯性的破口大骂,甚至在对骂中开启“撕逼”模式。
在雷洋事件中,网友骂警方、骂记者、骂旁观者,刚刚发生的魏则西事件、陈仲伟医生事件中,网友们也是骂的“江山一片红”。
骂是我们表达愤怒的一种方式,是情绪主导,单纯的骂会帮助我们宣泄一部分内在能量。然而网络时代的今天,短时间内我们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也可以发表更自由的言论,这样的过程必然导致在一个时段内我们看到的信息眼花缭乱,同时我们会更容易被符合自己价值观或完全悖离自己价值观的信息所吸引,前者增强我们的自我认可,后者可以引发我们强烈的情绪反应。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会塑造我们不同的认知、思维模式、人生观和价值观,正是因为独特,我们会在生活中、工作中、人际中和他人的观点、看法、理解不一致,但是做为社会人,我们会适当的在现实中妥协或保留自己的观点,那这些冲突下引发的情绪和愤怒也会被我们暂时的“压制”在潜意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