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166-0800 010-68656355 010-68660760 010-68638697
大三女孩暑假期间风雨无阻替父亲扫街
8月起,每天上午11时到下午2时,西安城内双仁府街都会有个22岁的秀气女孩,穿着橘红色马甲在打扫卫生。晴晴(化名)从放假开始就来到双仁府街替爸爸干活,现在已经快一个月了。附近居民说:“我从没见过娃偷懒。前几天总是下雨,有天中午上班时下着大雨,看到娃穿着雨衣扫啊拾啊,我实在憋不住,眼泪都下来了。”晶晶:如果不是我要念书,爸爸就不用干那么重的活。女儿晴晴2009年考上西安工业大学。为供孩子念书,晶晶的父亲又找了份零工,趁着孩子放暑假,在社区便民回收站搬运废品,而懂事的女儿就替他在白天加班时扫扫街。“不管有多苦,娃今年的学费攒够就好。供闺女读书,干活有力气。娃念书念到啥时候,我就供她到啥时候。”晴晴告诉记者,刚开始自己穿上环卫服拿着扫把清洁马路,心里也有些不自在。“有家便利店的店主还问过我,会不会觉得不好意思?我只是笑笑。后来看到还有其他同学也都在帮父母扫街,慢慢就放开了。”
大学毕业生饿死家中
湖北十堰郧县杨溪铺镇一名不愿工作的男子被发现饿死在家中。他是村中第一个大学生名叫王小林,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郧县一所中专教书,由于不满学校的安排,没多久,他就不干了独自“宅”在家中14年,其母亲因争吵被其打成骨折后失望住到女儿家。他像野人一样生存,不在厨房做饭,冬季只吃生蔬菜。
我们从小就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回家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理所应当的。晶晶为什么会受到关注和好评,可能和现在人们上所认知的大学生的“病态”的社会形象有关。现在的大学生哪一个不是娇生惯养,爱慕虚荣,加之现在社会对体力劳动者的偏见,一些大学生和所谓的“文化人”甚至看不起体力劳动,更别提失去亲自扫马路。可是作为大学生的晶晶确做到了,让我们在形态扭曲的社会中看到了勤劳、孝道等传统美德的传承。
同样是大学生,对比不言而喻。
王小林,沦落到饿死在家中的地步,实在是悲哀。纵观整个事件,有几个细节不容忽略:其一求学的路上,他一直被包围在鲜花和掌声中,走得一帆风顺。其二在大学期间,姐姐为他早早辍学,父亲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家人都瞒着不敢告诉他;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不满学校的安排,就选择了不干。
从中可以看出,在人生道路上,他心理封闭、压力过大,各种挫折累积压倒了他,并将他送上了不归路。大学毕业后饿死家中过于极端,但这些年围绕着挫折教育缺失的话题却一直没有间断过。似乎成绩代表了学生的全部,不少学习好的孩子,在光环效应心理的驱使下,自尊极强,会偏执地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无可挑剔的,别人的不认同会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反复的挫败感则会推其走向极端。可见,问题的实质在于,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忽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造就了考试高分、心理脆弱的“玻璃人”。其实,我们也知道,真正要改变这些,需要彻底地改变考核学校和老师的评价体系,不把升学率作为唯一的考核办法,不为“分数教育”推波助澜,学校老师才能更多地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还给学生真正成长的空间。看似简单的问题,这又何其困难!
社会上事情的发生都有着它的必然性,有大学生替父扫街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有大学生毕业饿死家中暴露了社会发展中的丑陋与弊端。我们不能不切实际的去奢求社会上不再发生“大学生饿死家中”的丑闻,但是我们真心的希望社会上能更多的出现“大学生替父扫街”的感人事件。也衷心的祝愿社会能在发展中不断的完善,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断的进行弘扬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