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82207291 13691104511
老了之后,你愿变成哪样?
无论是电视中还是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欧美老人,尽管白发苍苍、满脸皱纹,但是依旧精神、活泼,他们依旧善于在这个年龄秀幸福,秀恩爱,风华逝去却依然保有年轻的心灵。而相比之下,国内的老人除了少数居住在大城市中经济条件好的或者是少量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户都是暮气垂垂的代名词:灰白的头发贴在头上,穿着不太讲究而过时的衣服,岁月流逝更多沉淀给他们的是无休止的抱怨和不理解,与时代的脱节与孤独。
无疑,每个人都喜欢面对前一种老人,害怕面对后一种老人。
两种老年状态的差异源于他们各自经济因素和精神因素。
经济因素,和国外丰厚的老年保障机制相比,国内的养老保障机制不足以满足老年人的经济需求,年迈之人大多体弱多病,这使得他们必须依赖晚辈,对个人生活质量要求自然也就降到了最低。
精神因素则是我们的养育方式,与国外相比,对十八岁(甚至更多年)以下子女无微不至的照顾意味着父母毫无保留的付出,而这十八年恰恰是一个中青年的事业、心智发展的最高峰,父母自己的爱好、兴趣、对生活的想法自然也被无休止的压制,十八年是个漫长的时间,即便子女成年,父母也很难再有精力和机会重拾自己的梦想和生活,更何况我们对子女的照顾远远超过十八年,也许长到第二个十八年。
一个人不为自己想,不为自己活,对社会的了解、需求、动力完全起源于孩子的需求,孩子是他们的发动机,这种动力发动模式在漫长的岁月里被固定下来,当需求结束时,他们早已忘了其它的发动模式,早已没了当年的想法和梦想,早已没有了了解社会的动力。换句话说,从为人父母起,他们与社会的接触由直接变为间接的,孩子成为绝对连通件,当孩子长大离开家,连通件取消后,老人们已无法适合与社会直接连通,失去动力的他们不愿主动研发新的连通模式,从此封闭。
我想说的是,作为年轻父母,父辈的经历决定了他们的现在,我们无法改变,我们只能尽力改善他们的状态和环境。但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意识到如果今天我们没有学会主动接触社会、保有自己的生活与想法,不保持自主连通模式的通畅而将孩子作为唯一的连通件,那么到年迈时我们也将面临不知如何接触社会、找不到自己、完全成为附属品的悲哀。
不同的选择会造就不同的结果,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想想自己老了之后要成为哪种老人,或许你就知道现在的你该怎么做了。
了解更多,预约专家,请点击对话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