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166-0800 010-68656355 010-68660760 010-68638697
如果孩子所获得的多数是负面的态度和评价,就自然会渐渐失去自信和自尊。更容易 出现“破罐子破摔”的自卑心理和行为。学前和小学低年级阶段又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说儿童时期的社会化过程非常重要,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年级男生林,是个可爱的男生,他数学和英语成绩都能达到90多分,数学思维比较明(敏)锐,英语成绩也能保持95以上的优异成绩。问题是,他的语文很糟糕,尤其是对写汉字有恐惧感。
他在学校表现:上课搞小动作,不听讲,不做课堂作业,出操时大家都做*就站在原地东张西望,或者自己玩自己的,就是不做。午睡时,其他同学在休息,他就 去玩(打扰)同学,或者涂画黑板,造成班级扣分。他的班主任老师曾经多次请家长到学校,最近还惊动了校长请来了他的父母。
他的家庭情况:父亲在外忙碌,较少在家,母亲也有一间店面需要打理,但是尽量抽时间监督他学习。
家里还有个弟弟,比较霸道,常对他大吼大叫。他的父母对他要求很严格,他爸爸妈妈常斥责他,他父亲偶尔也打他。据观察,他的父亲是个脾气比较爆的人。他现在在家里写作业,常常是要做到11点多甚至12点,主要是语文作业花时间,写一个字休息30多秒,发呆或者说话。然后字体基本上是结构松散,笔画错乱。
原因分析
(一)从偏科和文字书写结构松散、笔画错乱等原因看,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原因
1.从生理原因看,从脑科学的角度讲,孩子的左右脑发育不均衡;左脑发育优于右脑,或者是两脑不能协同活动(不能对所接受的感觉信息进行合理加工)。因 为左脑偏于对继时性信息的加工,而右脑偏于同时性信息的加工。也就是说语文学习偏于右脑,数学学习偏于左脑。或者是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信息的统合出现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
2.从心理原因看,孩子也许不喜欢语文老师,或者孩子的心理受到过语文老师的伤害。致使孩子由不喜欢语文老师而导致讨厌语文课。
(二)上课不能专心听课和不遵守学校规则的原因
1.从脑科学的角度讲,很可能是由于大脑皮层额叶(前额)比同龄孩子发育缓慢,还不能监控自己的行为。因为额叶是主控人的注意力的关键部位。也可能是前面说到的,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信息的统合出现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
2.由于家长素质偏低,培养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孩子的养成教育不好,没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孩子自卑和恐惧心理形成的原因
1.父母教育过于严厉,简单粗暴。
2.住宿学校的管理过于严格,孩子不在父母身边,或多或少要失去安全感。
3.同学对他的歧视:孩子经常挨打、受欺负,甚至是被人吐口水。在这样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下成长,孩子的初期社会化过程受到严重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孩子根本无法建立良好的自我意像。他肯定还有一些强迫行为,逐渐还有可能发展成强迫症。
孩子从六个月开始就有了朦胧的自我意识,就出现了镜像自我,如你对她笑他就开心的笑,你对他怒他就会哭。所以从六个月开始他们就在别人是怎么看我的心理镜像伴随下成长。别人的态度和语言评价就是他们自我评价的标准。进而逐渐形成积极或消极的自我意像或自我概念。
如果孩子所获得的多数是负面的态度和评价,就自然会渐渐失去自信和自尊。更容易出现“破罐子破摔”的自卑心理和行为。学前和小学低年级阶段又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说儿童时期的社会化过程非常重要,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什么阻碍了有效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但是并不是每次沟通都能达到想法、感情的一致性。这其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呢?心理专家帮您进行详细解释。
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个人的、人际之间的、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干扰,这些干扰形成了我们在发送和接受信息时的过滤器:扭曲、删减、一般化。
一个人与别人沟通的关键,在于这个人能否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想法、感觉和需要,同时也是否能接收到别人想要表达的这些东西。所以沟通虽然包罗万象,但都是人们为了要达到这两个目的而进行的。
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个人的、人际之间的、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干扰,这些干扰形成了我们在发送和接受信息时的过滤器:扭曲、删减、一般化。
扭曲:就是容许自己改变对外界事物的体验,透过改动外界事物的某些数据,令体验切合自己的观点和角度,如:加大或减少、淡化或浓花、夸张至令事情变形、更改事情的先后次序、无中生有等。在艺术创作中常使用扭曲。
删减:是语言表达的必然,就是当我们表达或聆听时,不能将整个体验的所有细节都说出来,或根据自己的需要喜好把不喜欢的信息都删减了,而听者也存在这种可能。紧扣中心的适当的删减使表达简练易懂,而过分的删减,则会产生错误的理解。
一般化:就是将单一事例代表整个组群。一般化常用来寻找规律。但在下面这种情况是危险的:将不寻常的或无代表性的事例一般化,而期望将来情况也这样,如“守株待兔” ;我们在某一刻正确地将事例一般化,却忽略里凡事总有例外,因此封闭了其他的可能性。
举例:
猫到林中捕鸟,遇到了一只关系不错的麻雀,麻雀问:“亲爱的猫大哥,你到哪里去啊?”
“我去林子里捕鸟。”猫答道。
“啊,猫大哥,千万别伤害我的孩子。”
“你的孩子长得什么样啊?这可得让我知道。”
“我的孩子啊,长得最漂亮。”
“知道了。”猫认真地回答,麻雀放心地飞走了。
猫在林子里找来找去,鸟巢里尽是一些美丽的小鸟,猫都担心是麻雀的孩子而不敢下手。终于,他发现了一群长得非常“难看”的小鸟,于是猫放心地饱餐了一顿。
猫回家的路上,又碰到了麻雀。猫说:“你放心吧,我吃得是最丑的鸟。”
麻雀回家一看,她的“漂亮”的孩子一个都不见了,窝里还有几根猫的胡须。
呵呵~猫儿和麻雀的沟通真是……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有效沟通,使我们产生扭曲、删减、一般化?
心理专家总结归纳如下十点:.
1. 身体状况: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当时的精神状态会对沟通产生很大影响。如身体有病、睡眠不足、疲劳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的接受和发送。
2. 心不在焉:当一个人注意力不集中,在分心地想或做自己的事情时,就会听不到别人说了什么,或仅仅听到了一点点,并没有完全理解别人在说什么,自然就不能很好地作出回应。
3. 情感影响: 情绪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表达和倾听。在敌对和热爱两种情绪下,要客观地表达和倾听都是有困难的。有些词汇或话题对不同的接受对象来说,会产生不同的感情色彩。反感的人会引起敌对情绪,从而产生自我防御的意识,自我防御意识强的人常把别人的话当成对自己的指责,并用辩护或指责来作答,使沟通无效或产生冲突。 而热爱的人则会有不加思考,全盘接受的倾向。
4. 形象影响:信息发送者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 到信息的接受。极具魅力的人可以使非常无聊且琐碎的信息,看起来非常新颖且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由于我们头脑中固有观念的影响,使得我们接受或拒绝某人。如《窈窕淑女》中的杜利特尔,在改变说话的口音和方式及举止仪态后,就被认为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女性,其实她唯一改变的就是她能够像优雅的女士那样来与人沟 通。而大选中的政治候选人们更是精于此道了。
5.过去经历:我们过去的经历会提前决定我们对一些人 或事情的判断,这就我们常说的“经验”。如果“经验”告诉我们每周的例会都是浪费时间,那么在接下来的会议中,我们就会因为没有用的判断而懒得去听、懒得思考。“经验”告诉我们他喜欢睡懒觉而常迟到,那么这次即使他确实因堵车而迟到,但我们依然会持怀疑态度。
6. 背后动机:如果一个人有特有的意图,或者说有背后的动机,那么他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接受和发送信息,即有意识地引导或误导人们向他所希望的方向去理解。
7. 表达困难:有表达障碍或不善于表达都会导致沟通能力不足,使信息的表达不够清晰、准确。明确地表达是接受真实信息的必要条件。如果信息接受方没有意识到信息发送者有这一困难,他就会忽略这个信息,或在理解信息时产生偏差。
8. 外在环境:外在环境本身有时候就足以使沟通难以有效进行,如高温、寒冷、空气不流通、噪音等,都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从而使沟通无法有效进行。
9. 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体系下的人们在价值观,观念、言谈举止上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沟通方式或意义,可能会导致无法沟通或沟通偏差。如含蓄谦逊的中国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就常使美国人一头雾水;而在我们国家表示反对的摇头,在有些国家却是认同;一个来自阿巴拉契亚山区的孩子回答季节的名称是:“小鹿季节、负 鼠季节、钓鱼季节……”
10. 地位权利:也许在沟通中最复杂的就是地位问题了,当中包含了前面提到过的大部分因素。任何一个地位高的人都要面对权利带给他人的威胁感,从而产生的防御意识,对手或妒忌者的敌意,权利崇拜者的固有观念,人们与其他权利人士接触的经验等等这些因素带来的沟通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