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166-0800 010-68656355 010-68660760 010-68638697
每个孩子都有成长的动力,从一个闭着眼睛只需要满足吃喝拉撒的状态到开始牙牙学语,蹒跚走路,这个过程会有坎坷,也会有做的不好的时候,父母都能为孩子感到高兴,并且帮助孩子做的更好,但是当孩子慢慢长大,上了小学,上了初中,家长们变的太着急了,忘记了为孩子的每次尝试感到高兴,反而换成了不耐烦,也缺了耐心。我们没有替代孩子学说话没有替代孩子学走路摔跤,却替孩子洗衣服,收拾书包,而后者远远比前者要简单的多。
有位母亲为他二十岁的儿子伤透了心,不得不去请教心理专家。
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打了个死结,你是不是从此不再给他买系鞋带的鞋子?”母亲点点头。
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自己刷碗的时候溅了一身水,你是不是从此不许他走近洗碗池?”母亲又点点头。
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自己动手整理床铺,用了很长时间,并且弄得歪歪扭扭,你是不是不耐烦地把孩子推到一边,替他重新整理?”母亲惊愕得看了他一眼。
专家又说:“大学毕业后,你是不是又动用了自己的权利和关系,为他安排了前程?”母亲更惊愕了,连连点头。
最后,专家肯定地说:“现在你的儿子是不是工作没业绩,与同事处不好关系,还对你们很暴躁,完全变成了一个陌生人?”母亲“哇”的一声哭出来:“是的,是的。这是怎么回事呀?”
专家严肃地说:“你们把所有的事都替孩子做好了,所以,孩子就不会做所有的事了。”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做家长的可以帮助孩子成长,但绝不能代替孩子成长。
许多小孩子非常顽皮,这里看看,那里摸摸,甚至拆开、打破。其实,那往往正是他接触到新事物之后,运用自己的感官和身体去做出认知的过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往往喜欢“包办”。他们以保持卫生和安全的名义,阻止孩子们去尽情玩耍和做事。殊不知,父母的一声声喝止、一次次包办,实际上推迟了孩子感知世界、开发智力、发展自我的进程,错过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发育敏感期,这不但造成孩子身体机能的退化,能力的丧失,还形成了对父母的严重依赖。
那么我们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我们要做孩子的协助者。协助就是处于从属地位,在需要帮助时搭把手,不需要帮助时一边看着就可以了。什么事情需要帮助,孩子独立不能完成的事要帮助,孩子做的事情有危险要帮助,除了这样的事没有什么具体的操作需要我们帮助的。
我们要做孩子的支持者。孩子想学什么,想做什么,只要不是坏事,你都要表明立场,成为孩子的坚定的支持者。特别是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遇到伤害的时候,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起。不要因为孩子丢了家长的脸就跑到孩子的对立面去。当然,我们别忘了,和孩子站在一起不是和孩子一起不讲道理。
我们要做孩子的引导者。做孩子的引导者是最为重要的。孩子来到学校,进入社会,会有许许多多的困惑,苦恼,怎么引导,确实需要学问。家长要帮助孩子处理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肯定正面信息,剔除负面信息,正确看待中性信息。比如,孩子说,“谁谁买了一双耐克鞋,花了1000多。”你要说,“父母也可以给你买,但是如果是你将来自己买的你会更自豪。人的外表穿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要有学问,有品行,有内涵。”比如,孩子蔫头耷脑地说没考好,你要说,“你没考好很伤心,这一点爸妈可以理解。但是再难过也改变不了这个结果,只有勇敢面对,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下次才有进步的可能。”比如,孩子问你是学声乐好呢,还是学绘画好呢?“那可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决定吧。”
孩子的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我们只能协助,不能代替。家长的代替会在孩子心中埋下愤怒的种子,就像小孩子想要爬来爬去的时候,很讨厌父母总是拽着他不让他爬,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继续这么做,孩子潜意识里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独立的人。而且长时间父母这么包办,孩子无形中会认同自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自己是不行的,自己离不开父母,当他真正踏入社会之后,社会的竞争和对方会让由对自己的自卑、愤怒转为对父母的愤怒和厌烦,就像例子中的孩子一样。
如需心理咨询师帮助,请点击“匹配咨询师”由在线咨询师助理为您匹配合适的咨询师!!
亲子关系相关文章推荐:
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推荐
转载请注明出处:北京知馨国际心理咨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