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166-0800 010-68656355 010-68660760 010-68638697
晓晓很困惑,她很想交到很多朋友,但她又感觉别人似乎总是在有意无意地避开她。当她想帮助他们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委婉的回绝,一些活动也不叫她一起参与,总让她感觉似乎自己并不那么受人喜欢。
小苏是晓晓的同事,她说,“晓晓这个人挺热心的,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她帮了我很多事情,可是每当我想给她一些回报,或者希望帮她做些什么的时候,她总是说不用不用,这令我很内疚。”
岚岚是晓晓的另外一个同事,她说,“晓晓这个人虽然好,但是我不太喜欢她,和她在一起总让我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似乎她是全能的,凸显得我什么都不会了,她几乎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和想法,总是想当然的认为她是对的,她是为我好的。”
晓晓说,我很喜欢帮助别人,我觉得帮助他人让我感到非常的快乐,而且我不希望别人回报我的帮助,既然是帮助别人怎么能接受对方的回报呢?我为了可以帮到更多的人,我会不断学习各种东西,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了。
晓晓很善良,很热心,晓晓同事们的想法似乎也并没有什么说不通的地方。那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晓晓有颗乐于助人的心,而且助人不要回报,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小苏为何不愿意呢?岚岚也是,遇到问题就有人可以帮自己解决,完全不用担心会被要求回报,这不是很好吗?为何还要不愿意呢?
我们知道,自己存在于世界山,一定有一个精神支持的。每个人的存在都有其先天的意义和价值,而在后天的生活与工作中,需要有机会和平台让我们可以很好地展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一个人感受不到自己生存的意义,那对自我会形成负面的感知和评价。晓晓经常帮助别人,或许从客观现实来看这帮别人在现实层面省了很多心,让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方便。但是这种过度帮助,拒绝回报的行为也在无意当中暗示:你们是弱小的,我很强大,你们需要我的帮助,你们无法离开我而生活。我不需要你们的帮助,因为你们的帮助对我没有意义。
在接受帮助的过程中,受助者一定会有满腔的感谢和激动之情需要表达出来,但是晓晓的做法阻止了他们情绪情感的表达,当他们情感表达受阻的时候,内心又会产生对晓晓的不满,可是这些不满又为道德所不容,因为我们的道德观要求我们不能做一个忘恩负义的人。这样最终导致受助者心里产生了既感激和愧疚又气愤与自责的冲突,而在这个冲突无法解决的时候,只能选择回避。
晓晓的做法无意中一方面否定了身边其他人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又让他们内心充满冲突所带来的痛苦,而他们没有机会来意识到这些,即使意识到了晓晓也阻断了他们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令他们只能回避晓晓。
古语常说“礼尚往来”,其实在心理层面上也是一样的,物质丰裕的当代社会,人们往往更注重心理感受上的“能量往来”。当一个人接受了你的帮助,他需要将感谢之情回馈给你。而当你接受感谢的时候,你们之间能量是相互流动的,这样的正向能量往往能给你们双方都带来好心情。如果你习惯去拒绝别人的感谢,那么下次再想这么做之前换位思考下再回复对方。